防范水果颜值陷阱 识破稀有品种套路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(潘玙 记者张文章)水果染色就变稀有品种、防范换个名字价格翻倍、水果识破以次充好也能卖出高价……近期,颜值金西梅、陷阱稀藏乌梨、品种嘉宝果等水果骗局相关话题引发热议。套路5月14日,防范福建省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水果反诈指南,水果识破提醒消费者警惕水果颜值陷阱,颜值识破稀有品种套路。陷阱稀
不少消费者可能在景区见过金西梅,品种其颜色艳丽诱人,套路味道甜到发齁,防范商贩多宣称其为“天然粉色水果”。水果识破事实上,颜值这种金西梅其实是用小桃子做成的,商家使用糖精、色素和防腐剂进行腌制,使其外观晶莹剔透,再冒充新鲜水果高价售卖。
部分商家会在短视频平台以“自然开口笑”“糖分爆炸”为噱头炒作爆炸桃,刻意用焦糖色滤镜拍摄裂口处,将其包装成稀有爆裂品种,声称越裂越甜。爆炸桃其实是种植过程中吸水过多导致果皮爆裂的残次品,裂口处极易滋生细菌,存在食品安全隐患。
近些年,一些商家推出迷你胡萝卜产品,标榜其为特殊品种的胡萝卜,并以高价售卖。事实上,迷你胡萝卜实为大胡萝卜切削打磨后的边角料,营养和普通胡萝卜无异。
部分商贩会在旅游景点附近售卖假嘉宝果,常宣称其稀有珍贵,为进口的天价树葡萄。事实上,这些水果很可能是假嘉宝果——部分商家将普通葡萄从枝上剪下并打上蜡,再一颗一颗地摆放在摊位上,以假乱真。
体重管理成为近期热门话题,部分商家借此制造水果西兰花噱头,宣称其为特殊品种,有蔬菜清香和水果香甜,还有减脂功效,可直接生吃。事实上,水果西兰花实际上只是普通西兰花的切块或侧枝,生吃口感粗糙,并无特殊甜味。
许多人不喜欢吃芒果时碰到果核部分,商家便抓住这种心理推出辣椒芒,宣称其果核细如牙签、口感独特。事实上,辣椒芒实为发育不良的畸形芒果,果肉少,味道普通。
一些商家还会将普通梨包装成西藏黑梨(藏乌梨),声称是高原稀有水果,甚至贴上“富硒”“抗癌”等健康标签并借此卖出高价。事实上,藏乌梨并非天然水果,而是普通梨经过人工处理后的产物。
厦门市食安办提醒消费者,购买水果要警惕颜值陷阱,自然成熟的水果通常色泽均匀。如果水果颜色过分艳丽(如亮粉色的金西梅、乌黑发亮的藏乌梨),很可能经过染色或化学处理。要识破稀有品种套路,对名称猎奇的水果(爆炸桃、辣椒芒),先查证是否真实存在。不盲信进口标签,某些进口水果实为国内种植,消费者可借助海关编码、产地证明等信息来辨别真伪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- [2025-05-25 14:54] 南京江宁:开展校园周边商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
- [2025-05-25 14:39] 给公筷公勺立规矩 陕西发布《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》
- [2025-05-25 14:31] 广西开展打击侵权假冒“铁拳2020”专项行动
- [2025-05-25 14:31] 山东将召回13批次缺陷儿童用品
- [2025-05-25 14:22] 广东深圳: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
- [2025-05-25 14:18] 口罩4项目不合格被罚没5.2万元
- [2025-05-25 14:18] 近半年遭200多万条网友“吐槽” 网课网游网络打赏纠纷为啥频发
- [2025-05-25 14:07]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福建厦门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
- [2025-05-25 14:06] 2023年度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投诉举报十大热点发布
- [2025-05-25 14:01] 深圳举办“认证认可——助力食品安全、提振消费信心”直播访谈
- [2025-05-25 13:56] 兼职刷单能赚钱?警方公布刷单诈骗4种新套路
- [2025-05-25 13:51] 江西: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20万余台件
- [2025-05-25 13:49] 计量助力高质量发展
- [2025-05-25 13:45] 自热火锅成新网红 发热包破损频发投诉
- [2025-05-25 13:44] 江苏启动2020年度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工作
- [2025-05-25 13:44]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
- [2025-05-25 13:34] 广西三江:开展儿童商品质量检查
- [2025-05-25 12:50]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
- [2025-05-25 12:42]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
- [2025-05-25 12:30] 5月起湖北将全面开展“公平竞争执法2020”行动